模拟考失利,越想心里越慌
每年高考前的三次模拟考试,对备战的学子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不但能发现学习上遗漏的知识点,还能让学生对高考成绩做出初步的预估,调整自身的考试目标。因此,成绩的好坏自然也受到学生与老师的重点关注。
就在前段时间,杭州一高三女生因为在第一次模拟考试中失利陷入了焦虑。
这名女生叫玲玲(化名),是杭州人,她一直将浙江大学作为自己的高考目标。过年以后,学校举行了第一次模拟考试,可是,这次考试结果让玲玲感到很担心,“成绩比以前明显下降了,我真担心高考。”
“我希望自己能考上浙江大学,但又觉得很有压力,”玲玲说,一方面是根据她在班级和年级里的排名,冲一下是很有机会上浙大,可另一方面却又感觉不确定、有点困难,不是很有把握,“在家里,爸爸妈妈嘴上虽然不说,但我知道他们希望我能考上浙大。”
“大家都说模拟考的试卷与高考试卷有很强的关联度,考完以后,那些平时不如我的同学成绩都上来了,自己的成绩却在下降,越想心里就越慌。”她告诉医生,为了将自己的状态调整过来,让学习更有精神,每晚都会强迫自己9点就睡觉,但是,躺在床上好几个小时也很难入睡。
妈妈说:“好朋友可以进一本,你也一样可以”
洋洋(化名)还有半个多月就要面临高考,他的成绩中上,老师说考二本没什么问题,发挥好的话可以冲一本。不过洋洋的爸爸妈妈听了老师这样的话,反倒开始紧张起来。
洋洋一直是个比较听话的孩子,在普通中学念书,成绩中上,他的好朋友鑫鑫成绩一直比他好。老师说,洋洋正常发挥的话能考进二本,而鑫鑫则可以考一本。
而洋洋的爸妈从小对洋洋要求就比较高,于是希望洋洋能跟鑫鑫一样拼一把冲刺一本。洋洋妈妈鼓励孩子的办法是:“鑫鑫跟你是好朋友,人家能进一本,你也一样可以。”
事实上,洋洋自己也希望能拼一把。但是越想考好却越紧张,越看不进书,经常坐在书桌前几个小时,却什么也没看进去,还经常茶饭不思。
与此同时,洋洋的脾气也慢慢变得暴躁,像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着,一不顺心就摔东西、砸门,有一次生气还把家里的ipad都摔破了。
洋洋脾气变差后,跟家人交流越来越少,生物钟也变得极不规律,日夜颠倒,晚上通宵看书,白天就是昏昏欲睡……结果最近一次模拟考,没有考好,心中一直以来积蓄的压力也爆发了出来,他顿时觉得如果高考也是这样考不好,那就没希望了,甚至有时候脑子里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高考考砸后的场景。
专家意见
杭州市心理卫生中心文一路心理咨询门诊部的心理治疗师叶雪花:
对考试要做最坏的打算
“考试就像跑步一样,轻装上阵才能跑得快,要是绑上沙袋,手脚被束缚住了,又怎么能跑得动呢?”叶雪花说,玲玲是因为对成绩过度关注,导致出现考前焦虑的症状。
“高考录取根据的是全省排名,身边同学的成绩好坏并不会对今后自己的录取结果产生多大的影响。对考试要做最坏的打算,无论上什么样的大学,以后还是可以准备考研、考博,或是毕业后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接下来还有很多的机会。”叶雪花说。
另外,叶雪花还建议考生,生活作息要保持和以前一样,如果一直是11点睡觉,就不要提前到9点睡。遇到紧张的时候,可以对自己做点暗示:“我对自己很有信心。”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